为充分发挥我院在忻州杂粮研发、产业发展中的科技支撑作用,围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经征集申报指南建议、专家论证等程序,现发布2025年度杂粮研究院项目(以下简称为项目)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千万工程”经验,锚定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以政策集成、资源集聚、力量集合为抓手,深挖忻州杂粮农业资源禀赋,强化科技赋能与人才支撑,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释放,聚焦全产业链升级,加速农业自然属性向高附加值商品属性跃迁,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二、支持方向
(一)重点项目
1.食用高粱新品种选育及示范
针对忻州市高粱生产,明确选育品种的特点要求。筛选、培育适合忻州种植的单宁含量0.5%以下,产量500公斤左右,食用品质好的高产组合5个,项目完成时登记有地方特色的品种1个(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为共同选育单位)、示范面积100亩以上。
2.燕麦种质资源创制及新品种选育
创制抗旱、抗倒、抗病等特色种质资源40份;培育适合忻州种植的组合2-3个;项目完成时认定有地方特色的品种1个、示范面积50亩以上。
3.辣椒落花落果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针对忻州辣椒生产中落花落果问题,研究集成集成“水肥优化-生物防控-生长调节”的辣椒落花落果防控技术1套,核心示范区面积50亩,技术应用后落花落果率≤15%,亩增产≥10%,以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为共同申请单位编制《忻州辣椒落花落果防控技术规程》相关标准1项。
4.鲜食玉米-复播菜用藜麦一年两作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示范
研究集成适宜忻州地区一年两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1套,项目完成时发布相关标准1项,示范面积500亩以上,比单作亩增收500元。
5.基于精准营养杂粮代餐粉的研发
(1)针对糖代谢异常人群,开发一款GI值≤55的低升糖指数代餐粉。
(2)针对肥胖人群,研制一款脂肪含量≤3%,膳食纤维含量≥6%的低脂高纤代餐粉。
(3)代餐粉的结块率≤5%,冲调稳定性≤5%,营养质量指数(INQ)在0.95~1.5之间,使产品保持热量与营养素均衡的同时避免营养素缺乏。
(4)与忻州相关杂粮加工企业进行产业化示范,推出具有特色化、产业化的上市产品2款。
(5)以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为共同申请单位授权相关专利1项。
6. 丘陵山区智能覆膜播种机作业示范应用
项目完成时提供样机1台,可播种玉米、高粱和谷子。功能要求:一次性智能完成施肥、覆膜/铺滴灌带和播种作业;覆膜作业中地头地尾自动化调头、无人断放地膜(滴灌带);在丘陵山区不规则农田可一键规划最优避障作业路径;覆膜后膜面平整、贴合度高,边缘压土宽度≥8cm,播种出苗率≥90%以上,膜上穴孔错位率≤5%,作业行驶速度2-4km/h,覆膜作业效率≥3亩/h,项目完成时以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为共同申请单位发布相关标准1-2项,示范面积500亩以上。
(二)一般项目
1.小米副产物加工技术研究(或小米加工副产物高值利用研究)
(1)集成关键技术1项,并授权相关专利。小米谷糠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
(2)与忻州相关杂粮加工企业进行产业化合作,开发小米及其副产物系列新产品,至少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化产品1款。
2.甘薯杂交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
1、创制甘薯种质资源10份。
2、登记甘薯新品种1个。
新品种指标:新品种食味优,抗病性较好,干物率高于22%以上,鲜薯可溶性糖含量5.0%以上,鲜薯亩产2000公斤以上。
3、制定甘薯相关标准1-2项。
4、新品种示范面积500亩以上。
(三)示范推广项目
1.杂粮、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
展示示范杂粮,玉米品种100个,示范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200亩以上,亩增产50公斤,完成相关观摩会会议1次,参加观摩会人数不少于100人。
(四)杂粮产业研究软科学项目
1.忻州市杂粮产业现状及创新发展研究
项目到期时需提供一篇35000字以上的项目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涵盖忻州全域的主要杂粮作物,体现每个县的特色作物,体现产业布局,种植面积,产业化情况,生产企业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体现创新技术,提供创新发展路径。
三、申报要求
1.面向相关科研单位及企业,以单位推荐申报。
2.项目负责人为相关单位全职科研人员,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对本领域国内外最新动态有较全面的了解,创新意识较强,申报项目时未主持在研杂粮研究院项目,申报当年12月31日未满57周岁(1967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
3.在研杂粮研究院科研项目项目组前2名不得参与申报。
4.项目组应是方向稳定、校地融合、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主要成员至少5名,研究基础较好,创新能力较强。
5.项目组要有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至少2人)合作参加。
6.项目至少有一家忻州市相关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参与,申报时需盖合作单位章,项目研究成果优先在合作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示范应用。
7.项目在忻州市所辖县、区实施。项目产出成果、技术等优先在忻州市转化落地,辐射带动区域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8.重点类项目24万元,一般类项目9万元,示范推广类项目23万元,软科学项目15万元,按1:1:1的比例分年度下达经费。
9.重点类项目、一般类项目、软科学项目实施期为三年,即2025年1月—2027年12月,示范推广类项目为一年,即2025年1月—2025年12月。
10.申报单位要认真审核申报人申报资格,要结合本单位研究优势和特色,择优推荐。
四、成果权益归属
所有项目产出成果选育单位均以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为第一单位或者共同选育单位。
五、申报材料
1.《山西农业大学杂粮研究院项目申报书》。
2.项目负责人承诺书。
3.项目负责人全职证明、毕业证明、职称证明、既往(近五年)业绩证明。
4.合作协议(与申报项目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协议、知识产权约定,协议有效期限能满足项目实施)。
5.其他相关证明材料或文件。
六、申报受理
各申报单位于6月30日前将纸质申报材料按顺序简装成册,一式五份,申报材料全套材料(带附件)的WORD版和PDF版发送至ymskyfwb@163.com,同时提交8分钟答辩PPT,过期不候。
材料受理部门: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科研办
邮寄地址:山西省忻州市新建北路14号
联系电话:0350-8758262
电子邮箱:ymskyfwb@163.com
附件:1.《山西农业大学杂粮研究院科研项目申报书》
2. 项目负责人承诺书
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山西农业大学杂粮研究院
202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