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概况
本所简介

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简介

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始建于1950 年,是玉米及杂粮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栽培生理及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的专业机构。主要设有玉米及杂粮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分子生物学、高产栽培与生理、病虫害防治等5个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人才培养、良种选育、技术产品研发与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

目前玉米研究所是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忻州综合试验站、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DUS忻州分中心、农业部植物保护忻州观测实验站以及山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四个创新平台的依托单位;是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山西省新型研发机构挂牌单位;是山西农业大学杂粮研究院(山西农业大学和忻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依托单位,拥有小檀、安邑、五寨三个创新基地,总耕地2300余亩,实验室总面积8000余平方米。

玉米研究所现有在职人员10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7人,副高级职称38人,中级职称40人,初级职称2人;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学位37人;现有硕士生导师15人;中青年骨干中有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产业体系首席专家1人,忻州市委联系优秀专家2人,忻府区联系优秀专家4人。现有从事玉米育种及配套技术研究团队11支,主要有玉米高产、早熟、栽培、抗病、分子、甜糯等研究方向,共有从事玉米相关研究技术人员45人。

十三五以来,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43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49项,地市级项目220项,横向项目项24项。2023年首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谷子籽粒中铅积累关键基因克隆与功能解析”,首次承担千万级的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主要粮油作物关键性状优异基因挖掘与种质创新”;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抗旱耐密玉米种质材料创制与新品种选育”、“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技术集成示范”、“华北西部早熟区高产抗逆宜机收玉米新种质创制与应用”、“杂豆品种DUS测试与服务”。

十三五以来,审定玉米新品种65个,其中国审中地88、瑞普909、瑞普908、WY588、瑞普7898、瑞普909D、瑞普9013等玉米品种7个,其中瑞普909D是我校审定的第一个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审定甜糯玉米新品种30个,其中晋糯20号通过国家华北、西南双区审定;晋超甜1号通过国家黄淮海、西南双区审定。国家登记高粱品种2个;认定莜麦品种3个、藜麦品种1个、扁豆品种2个;发表“SCI”论文15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8个;制定《春玉米膜侧沟播技术规程》等标准13个,《甘薯育苗技术规程》、《细叶韭栽培技术规程》、《春玉米膜侧沟播技术规程》被列为山西省主推标准。转让品种57个,累计推广面积6000余万亩,瑞普909以850万元的品种经营使用权转让费独领山西鳌头,并连续两年被列为农业农村部主推品种。“玉米膜侧播种艺机一体化技术”连续6年被列为山西省农业生产主推技术,2024年被列为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该技术在玉米、杂粮等作物上累计示范推广500万亩。瑞普909新品种选育及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晋超甜1号、晋糯10号、盛玉367玉米新品种选育及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衍生产品糯玉米黄酒以黑糯玉米为原料酿制的黄酒,风味独特、营养保健,拓展了糯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

同时积极利用学术交流、技术服务推广队伍、科研转化平台、“三区”人才计划、科技特派员服务和精准扶贫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山西玉米、杂粮产业化开发乃至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数据截止2025年2月)



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新建北路14号 邮编:034000
电话: 0350-8622619 传真:0350-8621106  

站点维护: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